您好,欢迎光临广元政协门户网站!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
科学易地搬迁 加快精准脱贫
——张晓春常委的发言
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家将投入6000亿元支持国贫县、革命老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,对我市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。当前,我市近10万人需进行易地扶贫搬迁,如何抓住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调整的重大机遇,务实推动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,将成为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。为此,我们建议:
一、强化工作措施,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
一是建机构强队伍。建立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,配齐配强人员,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具体指挥和统筹协调。各县区、乡镇要建立相应机构,确保易地搬迁工作顺利实施。建立领导包片定点制度,确保每个安置点、每个农户都有县级领导、乡镇领导、村干部联挂,全程负责,不达标、不脱钩。二是抓调研定方案。要把易地搬迁方案的制定摆在突出位置,吃透上情,摸准下情,分析风险点,找好结合点,制定科学严谨、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。市级相关部门要成立联合调研组,走出去“取经”,走下去“纳谏”,研究制定符合广元实际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。三是重督查严考核。坚持责任清单制度,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,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。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,把易地搬迁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目标考核范畴,严格督查督办,逗硬责任追究。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,委托民主党派、社会组织以及咨询公司、科研院所等第三方评估机构,通过监测数据分析、实地调研等方式,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估。
二、突出工作重点,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
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点多面广、任务重、要求高、头绪繁多,必须突出重点,统筹兼顾。一是全力抓好规划,体现“布局美”。坚持多规融合,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、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等多类规划相互融合,统筹规划、同步实施。要因地制宜、尊重群众,突出地域特色,保持田园风貌,坚持“依托城镇,宜聚则聚、宜散则散,错落有致、相对集中”的原则,做到规划选址、放线定点、建设风格、质量监管、奖补标准“五统一”。在户型设计上,要设计群众喜欢、适用的户型图供搬迁户参考选择。我市宜就近相对适度集中安置为主、插花安置为辅,鼓励有条件的搬迁户在城区、集镇购买商品房安置,有利于扩大公共服务设施受益范围,解决贫困群众后续生产生活问题。同时,原来的住房在安全的前提下,转为生产性用房。二是完善基础设施,体现“生活美”。坚持量力而行、因户施策,合理确定建设标准,引导群众合理选择建设规模、建设进度和配套设施,按照国家规定,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面积原则上不超过25平方米,确保房屋按时建得起、室内有装饰、生活有美感,防止盲目扩大面积导致搬迁户举债,增加脱贫难度。整合涉农资金,优先用于集中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配套建设水、电、路、气、网等基础设施,方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。加强建设质量监管,真正建成“满意房”、“舒适房”、“放心房”。坚持易地搬迁“重在三分建,美在七分管”理念,加强集中安置区社会综合治理。三是多方创业增收,体现“富足美”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,从一开始就要把增收致富作为一个重要考量,同步对搬迁群众的安置、就业进行帮扶。对于投亲靠友安置户,除享受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政策外,迁出、迁入地政府要在户籍转移、社会保障、就业培训、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。同时,要注重搬迁后的帮扶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加大农民实用技能及创业培训力度,加大涉农信贷投入,扶持易地搬迁群众自谋职业、自主创业,切实做到“挪穷窝”与“换穷业”并举、安居与乐业并重、搬迁与脱贫同步,确保贫困群众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。
三、破解关键难题,高效推进易地扶贫搬迁
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政策性强,社会关注度高,稍有不慎,容易引发社会矛盾。在工作中既要严格遵守上级刚性政策规定,又要在政策范围内创新方法。一是有效解决搬迁户与随迁户政策差异问题。国家要求中央资金全额补助到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,对于随迁户只享受公共基础设施而无建房补助。这一政策对于建档立卡户与随迁户差距较大。因此,建议在执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补助标准的同时,统筹扶贫、涉农、危旧房改造以及信贷等资金,给予随迁户适当补助,既体现政策又避免差距过大引发社会矛盾。二是有效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。建立资金整合机制,充分发挥扶贫资金“导向轮”和“粘合剂”的作用,按照“用途不变、渠道不乱、集中使用、捆绑实施、各负其责、各记其功”的思路,在农户建房过程中整合土地增减挂钩、地质灾害搬迁、危旧房改造等项目资金,在集中安置点上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、社会资金和搬迁户自筹资金,统筹调配,重点突破,解决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不足的问题。三是有效解决建设用地问题。要创新思路举措,采取改造开垦非耕地、政府调剂土地、调整闲置土地、统一补偿流转安置用地等方式,解决集中安置建房用地问题;采取搬迁户购买迁入地空闲房屋、搬迁农户和安置地村民协商置换、亲友协调转包土地等方式,解决分散安置建房用地问题。要严格执行一户一宅、建新拆旧、拆旧复耕制度,增加农业用地。四是有效解决政策服务配套问题。要在国家政策框架内,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,配套解决好搬迁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。教育方面全面兑现义务教育各项优惠政策;户籍迁移方面由当地政府统一为搬迁户办理户籍迁转手续,纳入当地社区管理,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社会服务;就业方面开展免费就业培训,给予税费减免、小额贷款等政策扶持。
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|
界 别 |
朝天区政协主席、党组书记 |
中 共 |
Copyright©2025 www.zxgy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元市委员会 主办
办公地点:四川省广元市人民路北段9号 联系电话:0839-3262724
ICP备案号:蜀ICP备2020031380号-1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23 号
技术支持:四川程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